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维拓学术»学术交流» 详细页

冰雪文娱 白鹭竞飞,工法自然

2024.12.09


 

三亚市体育中心

 

 

序 言

 

纵观全球,体育场馆的建设成就了城市个性。世界上许多著名体育场馆的设计都强调了与所在地城市的对话。热带海湾是三亚的标志,它热情、活力及放松。三亚体育中心的设计造型如同白鹭展翅飞翔,象征了优雅、活力和轻灵,这些特点也让人联想到体育运动。夜幕下,半透明幕墙上的照明打造出浪漫欢腾的氛围, 表现出三亚极具前瞻性的现代城市风貌。

 

 

 

 

三亚体育中心是国家级体育盛会与大型娱乐活动的举办场所,包含体育场、训练场、体育馆、游泳馆及附属配套设施,定位为体育、商业、娱乐、文化、展览等多元化功能的“体育综合体”。其建设以带动区域发展,引导文化潮流及生活方式、提升城市品位为重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5大定位方向:

 

一个可得到各界充分认可的一流比赛场馆群

一个全龄人群共享娱乐体验的大型娱乐中心

一个为全周期运营带来丰厚利润的投资对象

一个提供一流健身休闲设施的绿色生态公园

一个提升海南三亚旅游城市形象的特色名片

 

 


 


1. 体商共融的集群形态

 

体育中心用地紧凑,采取体商共融的开发模式,建筑空间主要由体育核心空间(体)和扩展功能空间(商)两大部分组成,一场两馆及商业配套通过大平台联系到一起,空间混合、共生、集聚的特征明显。商业采取“谦逊”的姿态,避免喧宾夺主,通过下沉广场与各层平台的联系,功能互补提升场馆活力。

 


▲ 分析动图

 

 

商业布局兼顾体育赛时使用和商业独立运营,分区分流是布局优化的重要策略,采取竖向立体分流和水平多向分流两种模式,场馆二层疏散平台立体分流将赛时人流汇集至二层,地下一层至二层为商业人流,避免人群混杂,保证人员疏散安全的同时确保扩展功能正常运营;水平多向分流则是不同的业态在不同方向的城市界面上设置独立出入口,从规划层面确保功能的分区与分流。

 

2.灵活兼容的场地空间

 

在空间上分为体育功能自身层面的复合以及体育功能与商业功能、文化功能、会展功能、观演功能等其他功能的灵活转化。体育馆通过活动座席的收放,满足体操搭台比赛的40m×70m的场地可实现最大限度的场地转换可能性。比赛场地可满足篮球、排球、网球、板球、5人足球、羽毛球、击剑等多项运动类型,亦可满足射箭、跆拳道、柔道、蹦床等运动。体育馆比赛场地同时满足冰篮转换的条件。

 

 

 

 

3.增效降耗的适宜技术

 

要把场馆建设好,有个基本原则,即“礼遇自然的馈赠,设计要做减法”——自然界给予我们的风、光、热等,都值得我们珍惜。

——魏敦山

 

① 一体化建筑材料

 

外表皮的PTFE膜幕墙采用立体形态,既能够塑造出轻盈、通透的立面效果,也能兼具通风、遮阳、隔热、防雨的性能;同时其空间通透率不低于50%,在满足遮阳的同时,不影响消防排烟。PTFE膜同时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自洁性,材料功能与装饰一体化实现了成本和效果的最优解,喻象与功能相互呼应,浪漫与理性相辅相成。

 

 

 

 

表皮PTFE膜形成遮阳和气候缓冲区,有效控制日照影响。功能用房双层幕墙之间设有空腔,还可以进行自然通风,热量将不断被排出,保证了室内的温度适宜。

 

 

② 被动式节能策略

 

结合三亚气候特点,优先采用被动式节能策略。二层及以上比赛大厅周边高大空间均被视为室外空间,均不设排烟系统。首层除功能用房外,空间均向外开放,大部分空间采用自然通风排烟方式。满足舒适性的同时大量节约建设成本并节约运营能耗。

 

 

比赛大厅顶部设天窗,满足自然采光和通风要求。

 

 



1. 多样灵动的视觉感受

 

“建筑应是美的、可观赏的”,场馆空间采用无边界的处理方式,公共空间体系开放贯通,关注人们在观赛、消费时的景观感受和互动体验。

 

 

 

 

体育中心夜晚的泛光照明与人们的心理和情感结合,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通过智慧控制系统定点定时自动开启,根据不同的情景或特殊节庆日需要呈现多变照明模式,展现夜间丰富的建筑表情,打造迷人的夜景效果,激活24小时夜经济。

 

 

 

 

 

2. 技术沉浸式观演体验

 

除了空间体验,灯光、声音、氛围以及人群活动让消费者不由自主地被动吸引参与到场景体验中去,获得观演、购物、娱乐的非凡感受。专业设备气氛烘托、LED大屏沉浸体验、全息回放等技术成为场馆标配,为空间赋能。

 

 

 

3. 特色互动的商业场域

 

充分认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是推动消费,促使项目成功的关键。商业公共空间在寻求商业效益的基础上更强调自由性、体验性、丰富性、停留性。主轴、广场及平台连廊是体育中心中不同业态空间界面联系的过渡空间,这些空间也是形成商业氛围的重要节点,通过空间尺度收放、路径曲折迂回、空间抑扬转换、悬挑和退让、景观融合等手法强化空间丰富性。

 

 


 

 

办好一次会,提升一座城,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之后,三亚市体育中心的可持续运营是重中之重。其可持续运营的设计理念和实践,为体育建筑回归理性、回归科学发展、回归为人服务的“本原”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支持。

您可以了解更加全面的米兰体育